国家邮政局:中国快递示范城市总体规模扩大至41个******
中新社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国家邮政局新闻发言人、市场监管司副司长林虎18日表示,国家邮政局已经原则同意廊坊等16个城市开展第三批“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中国快递示范城市总体规模扩大至41个。
林虎在当日举行的国家邮政局2023年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近期,经过城市申请、省级推荐、专家打分、社会公示等程序,国家邮政局已经原则同意廊坊、连云港、宿迁、湖州、嘉兴、安庆、阜阳、济南、潍坊、德州、商丘、荆州、佛山、中山、南宁、成都等16个城市,作为第三批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开展新一批创建活动。
中国快递示范城市范围覆盖东、中、西部15个省(区),既有沈阳、杭州等省会城市,也有廊坊、漯河等一些重要的区域性枢纽城市;既有义乌、揭阳等快递业务量较大的城市,也有鄂州、南宁等快递发展有特色的城市。
林虎介绍,各示范城市结合区位优势和产业特点,因地制宜提出发展举措,发展各具特色,快递业务持续高速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25个示范城市快递业务量达468.1亿件,占全国的43.2%。2019-2021年,25个示范城市总体实现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长31.3%,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2.6%。
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形成了一批快递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做法。例如,辽宁大连投入420万元人民币专项用于“快递进村”工作;浙江台州开展“农村数邮驿站”等数字化项目建设;辽宁沈阳重点培育具备本地特色的“入厂物流”联动模式,对百万级快递服务制造业项目进行服务升级;陕西西安引导寄递企业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欧班列长安号运邮常态发展。(完)
广东云浮:“政企村共建”做强村集体经济******
在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富林镇生态养殖小区内,一栋栋鸡舍整齐排列,鸡舍内部自动喂料、送水等现代化设备正在高效运转。“这里的环境干净又卫生,我在这里工作3个月了,每个月工资3000多元,加上土地租金,收入没有受疫情影响反而增加了。”在富林镇养殖小区务工的村民李伙带告诉记者。
富林镇养殖小区是云浮市2022年兴建的17个“政企村共建”生态养殖小区之一,于2022年7月底实现投产,年出栏肉鸡288万羽,带动44个行政村年平均增加经营性纯收入6.3万元。
2022年以来,云浮市委、市政府为解决行政村村集体经济不平衡短板,在全市发起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攻坚行动,实行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市场推动、村村参与,通过政策撬动、产业驱动、政企村联动,构建“政企村共建”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新模式,不断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
2022年10月中旬,新兴县新城镇大稳养殖小区、水台镇布茅养殖小区迎来首批共8.3万羽肉鸡出栏上市,并且在全市率先获得收益回报;11月中旬,全市首个回购成功的养殖小区——郁南县平台镇古龙塘养殖小区迎来首批5.1万羽肉鸡出栏上市。
目前,云浮市已统筹驻镇帮镇扶村资金、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等系列资金,共投资7.73亿元推动17个“政企村共建”养殖小区项目落地建设。
据了解,在“政企村共建”发展模式下,平台公司每年按不少于总投资金额10%的比例获取固定收益,固定收益在扣除银行本息及固定资产折旧后,形成纯收入作为分红,由此平台公司每年可稳定获得占总投资额5%左右的纯收益。这样,15年的纯收益将达到6亿元左右,每年可为行政村村集体增加经营性收入达4000万元。
“平台公司与农业龙头企业协定,合作期满后养殖小区的资产和土地租赁期内的经营权等相关权益仍归平台公司所有继续经营。15年后,下‘蛋’的‘老母鸡’仍然归平台公司所有。”云浮市委书记卢荣春说,“政府主要是起到牵头搭台的作用,负责协调资金、用地以及建设或收购养殖小区,企业可马上养殖开展经营生产。”云浮市5个县(市、区)均已组建了国有投资平台公司作为项目投资和收益分配主体。
截至2022年底,全市已有70%以上的行政村集体经济组织年收入突破10万元。据测算,2023年起,云浮市所有行政村每年每村集体经济经营性年纯收入超过15万元。(本报记者 张建军)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